原料價格旺季走低,產品盈利水平下降。隨著出口量的減少,旺季產品價格下跌也表現頻繁,尤其是作為風向標的尿素,不僅減弱對市場成本的支撐,還降低對市場心態的支撐,導致市場價格的層層下滑。比如3月,春耕剛剛全面啟動,尿素轉入下行通道,急劇的下調還帶動磷肥、鉀肥的走軟,促進了復合肥企業價格的下調。而該階段銷售的產品多是前期高成本原料所制,企業成本難順利轉嫁。另外,需求疲軟今年表現明顯,無論是終端農民還是中間經銷商,操作積極性都非常低,尤其是經銷商,隨需隨購、按需操作越來越普遍。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還是農民收益差,農產品價格欠佳。所以復合肥在高成本與低需求的牽制下,利潤在不斷受擠壓。由下圖可見,今年上半年企業利潤較上年下降明顯,以45%cl3*15為例,企業盈利水平多在5%以內,部分時間段甚至還處于負利潤狀態。即便是利潤較高的新型肥,今年普遍反應推廣阻力較大,利潤也在受蠶食。
主要企業裝置開工不足,銷量多有下滑。據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主要企業裝置的平均開工率不足5成,即便傳統夏季肥生產旺季的4月,企業整體開工率也未超過6成。另據統計,上半年我國主要企業完成的都不怎么樣,僅為數幾家企業銷量增長,且增幅都比較有限,大多數企業銷量較上年同期下降。從減少的產品來看,硫基類產品相對明顯,尤其是高鉀膨大肥,因今年果樹凍害嚴重,部分地區果農甚至放棄用肥;其次是花生肥,受花生價格欠佳拖累,農民用肥積極性下降,部分轉向價格偏低的氯基產品;另外是玉米肥,受種植結構調整影響,需求量多有下降。
下半年,上游主要原料繼續高位震蕩的概率大,尤其是尿素,雖中間有回落的預期,但幅度有限,預計山東小顆粒震蕩區間或在1850-2000元/噸;磷銨受秋季需求帶動,還是小幅上漲的空間;鉀肥主等待大合同消息面的進一步引導,即便走軟,幅度也不會太大。原料高位,環保政策頻出,下游需求欠佳,復合肥壓力只會有增無減,行業洗牌加速,市場競爭將進一步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