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控技術已成為夏玉米生產中的常規技術之一。玉米通過科學的化控可以達到以下3個方面的作用:
1、使莖稈堅韌、根系發達、促進玉米根系發達,可降低玉米植株高度20~30厘米,增加莖粗0.1~0.2厘米,降低玉米穗位10~20厘米,促成玉米茁壯成長,提高玉米抗倒能力;
2、促使玉米葉片寬大肥厚,增強葉片功能,提高玉米葉片光合作用,提高玉米抗逆能力,延緩玉米植株衰老,增加玉米干物質積累,百粒重增加1~2克;
3、改善玉米通風透光條件,提高玉米受粉率,減少禿尖,減少玉米空株率。最后,促進玉米提早成熟2~3天,增產效果達到7%~12%。在生產中要做到科學的玉米化控,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采取玉米化控措施的條件
植株、穗位過高,不耐密植,抗倒伏能力差的品種。種植密度過大,水肥供應充足的地塊。雨量過多,肥量充足造成玉米營養生長過旺,植株高大的地,大風頻發區域。
二、玉米化控使用時期
1、前期化控時期:一般在玉米6-8展開葉期(10-12可見葉),壯根壯桿,降低穗位以下節間長度;控旺過早危害:玉米不足6葉期使用控旺劑,由于控制過早,造成玉米身桿不旺、莖稈過低,所以推薦在6葉期以后施用。
2、后期化控時期:一般在玉米10-13展開葉期(14-16可見葉)進行,縮短穗上節間長度。控旺過遲危害:玉米控旺劑使用過遲,葉片數超過12片,玉米已過拔節期,會造成以下問題:①對玉米造成不正確的縮節現象:本來應當使基部1~3節間縮短,現在反而造成中部4-5節間比基部1-3節間縮短,不但不能有效防止玉米倒伏,還導致玉米生長不良,后期造成玉米減產;②影響玉米雄穗分化:拔節后玉米雄穗即開始分化,如果此時控制玉米生長,就會影響玉米雄穗分化,導致玉米天纓花粉量少,進而影響玉米授粉,最后影響玉米產量。所以玉米控旺一定不要遲。
三、玉米化控的原則
噴施化控的原則是“噴高不噴低、噴旺不噴弱、噴黑不噴黃”。對于高肥田、施入底肥較多的田塊或玉米秸稈較高的品種,應該適當加大用藥量。
四、玉米化控使用量要合理
不要隨意加大用量,應根據玉米密度合理掌握使用量。密度大相應加大點用量,反之則減少。應嚴格按照產品說明施用,不重噴,不漏噴。弱小苗空開不噴。苗弱,營養不良,土地貧瘠,肥力不足,受藥害的玉米切勿使用。天氣持續干旱,玉米苗停止生長,基本處于保命玉米的切勿使用。播種很晚、生育期短的早熟玉米品種切勿使用。
五、玉米化控注意事項
1、根據不同化控劑要求,要嚴格掌握噴施時期,在其最適時期使用。使用時期不當,過早抑制玉米前期生長,而穗上部莖桿過高,后期田間通風差;過晚達不到降低株高效果。
2、正確掌握使用劑量,要嚴格按照廠家說明配制藥液、藥劑充分混勻,不得擅自提高藥液濃度,用量不能過高,造成植株矮化嚴重,抑制玉米穗發育,適成畸形小穗,過低,起不到矮化作用。
3、不重噴不漏噴,旱天遲噴或少噴,嚴重干旱可不噴,噴玉米上部葉片,不可全株噴施。
4、藥液隨配隨用,不能久存,也不能與堿性農藥、化肥混用,以防失效。
5、噴藥后4個小時遇雨需重噴,重噴時藥量要減半。
6、高水肥、耐密植的高產田品種地塊要酌情加量使用化控。低肥力的中低產田、缺苗補種三類苗地塊,謹慎化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