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以來,氯化銨市場走勢較強,價格穩中上調,江蘇等地部分廠家報價上調10~30元(噸價,下同)。目前全國各地濕銨出廠報價大多為500~580元,干銨大多在600~670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價格漲幅均超過30%。
氯化銨價格高位運行,主要有3方面原因:
一是企業開工率不高。由于純堿企業面臨的環保壓力較大,今年開工率不高,氯化銨產量也受到影響。據相關機構不完全統計,1~6月氯化銨整體產量約為585萬噸,同比下滑5%。目前湖北氯化銨工廠停車檢修,河南部分廠家開工不足,川渝地區開工在6成左右,湖南個別廠家仍處于停車狀態。遼寧大化開車時間一再推遲,預計到今年9月下旬才能恢復生產。該公司今年3月30日起停產檢修,原計劃檢修2個月,由于控股股東大化集團合成氨廠及熱電廠兩套裝置未完成檢修,公司又停產2個月。7月18日,大化集團進行重整,將繼續停產2個月,合計停產6個月。
二是今年低價肥料受歡迎。由于農產品價格不高,而今年化肥價格高高在上,農民撿相對便宜的化肥買,氯化銨屬于低價品種,今年顆粒氯化銨銷量增加不少。
三是復合肥進入秋肥生產旺季。在我國,氯化銨主要用作氮源生產復合肥,目前已進入秋肥生產旺季,復合肥企業加大了氯化銨采購力度,再加之目前氯化銨價格相比尿素價格偏低,復合肥企業從降低生產成本角度出發,愿意多使用氯化銨,少用尿素,導致氯化銨需求量進一步放大。
目前氯化銨廠家普遍銷售順暢,庫存較低,有些廠家控制接單,希望繼續漲價。
從總體來看,氯化銨價格走入頂部區域,后市上漲空間不大。主要原因有兩點:
一是7月中下旬后,尿素價格出現了較大幅度下跌,跌幅普遍在100元以上,高的接近200元。尿素系氮肥的龍頭品種,雖然目前氯化銨價格暫時沒有受到尿素價格下跌的影響,但如果兩者價差越來越小,氯化銨的性價比優勢將消失。
二是出口量下降。前兩年我國氯化銨出口火爆,但今年受多方面因素影響,氯化銨出口業績不佳。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共出口氯化銨14.8萬噸,同比下降4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