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菌肥的概念
生物菌肥內含有特定的活體微生物,通過其生命活動促進植物營養元素的供應量吸收,有的還能釋放生長激素并抑制有害微生物的形成。其作用機理有改善土壤的理化特性,提供植物所需的營養元素,改善植物對營養的吸收,使葉綠素含量增加,減少呼吸作用;微生物在正常的生長中釋放激素,刺激作物根系的生長,使作物積累營養成分,最終使產量提高;還可以增強植物抗逆性,抑制病蟲害發生,降低產量損失。
生物菌肥的分類
①按菌種
枯草芽孢桿菌:增加作物抗逆性、固氮。
巨大芽孢桿菌:解磷(磷細菌),具有很好的降解土壤中有機磷的功效。
膠凍樣芽孢桿菌:解鉀,釋放出可溶磷鉀元素及鈣、硫、鎂、鐵、鋅、鉬、錳等中微量元素。
地衣芽孢桿菌:抗病、殺滅有害菌。
蘇云金芽孢桿菌:殺蟲(包括根結線蟲),對鱗翅目等節肢動物有特異性的毒殺活性。
側孢芽孢桿菌:促根、殺菌及降解重金屬。
膠質芽孢桿菌:有溶磷、釋鉀和固氮功能,分泌多種酶,增強作物對一些病害的抵抗力。
涇陽鏈霉菌:具有增強土壤肥力、刺激作物生長的能力。
菌根真菌:擴大根系吸收面,增加對原根毛吸收范圍外的元素(特別是磷)的吸收能力。
棕色固氮菌:固定空氣中的游離氮,增產。
光合菌群:是肥沃土壤和促進動植物生長的主力部隊。
凝結芽孢桿菌:可降低環境中的氨氣、硫化氫等有害氣體。提高果實中氨基酸的含量。
米曲霉:使秸稈中的有機質成為植物生長所需的營養,提高土壤有機質,改善土壤結構。
淡紫擬青霉:對多種線蟲都有防治效能,是防治根結線蟲最有前途的生防制劑。
②按功能
有固氮作用的菌肥:包括根瘤菌、固氮菌、固氮藍藻等。
分解土壤有機物的菌肥:包括有機磷細菌和復合細菌等。
分解土壤中難溶性礦物的菌肥:包括硅酸鹽細菌、無機磷細菌等。
促進作物對土壤養分利用的菌肥:包括菌根菌等。
抗病及刺激作物生長的菌肥:包括抗生菌、增產菌等。
近年來,各類有關菌肥的研究多集中在固氮菌類、微生物拌種劑和復合菌類等方面,下面來簡要介紹一下。
固氮菌類:指能在土壤或作物根際生活,并固定空氣中氮氣的微生物為菌種,用液體深層發酵而制成的活體制品,施入土壤后能提高作物吸收氮肥的能力。
微生物拌種劑:此類菌肥以草炭作為吸附劑,表面吸附菌肥,在播種或定植前浸泡種子或根部有較好的效果,其原因是菌肥內的微生物提高植物根部吸收營養元素的能力,可使作物增產,并減少部分土傳病害的發生。
復合生物菌肥:除了含有活性微生物外,還含有多種營養物質。有的是有機營養物質和微生物復混配的;有的則是有機物營養物質、無機營養物質和微生物混配的,可提高作物的產量、品質、抗病性,改良土壤理化性質,維持環境平衡。
生物菌肥主要作用
1、提高土壤肥力:有些菌劑可以增加土壤中氮磷鉀營養元素的含量;還可以提高一些土壤酶類活性,有利于土壤中養分的轉化方便植物的吸收利用。另外,在菌肥的幫助下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可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2、促進難溶的礦質營養釋放:生物菌肥使土壤酶活性提高,使不溶性土壤養分溶解利于植物吸收。同時,還分泌一些有機酸性物質,能分解有機質,產生的糖有利于固氮細菌的生長。
3、幫助農作物吸收養分:如根瘤菌可刺激豆科植物的根部形成根瘤,使土壤中的氮轉化為作物能吸收的氮肥。
4、增強植物抗病(蟲)能力:生物菌肥中的微生物在土壤中能分泌抗生素、殺蟲劑及植物生長激素。抗生素及殺蟲劑能殺滅植物病害及害蟲的蟲卵,植物生長激素促進葉綠素含量升高,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能力。此外,還可促進植物產生大量的POD、SOD、CAT等酶類,以維持細胞膜的穩定性,提高植物防御能力。
5、增強植物的抗逆能力:有些生物菌肥施用后,在土壤中大量生長繁殖,聚集在作物根部形成優勢菌群,在其自身生長過程的同時,改善周圍的環境,提高植物體的抗逆性。
6、提高作物品質:菌群中的側孢芽孢桿菌、枯草芽孢桿菌、凝結芽孢桿菌等可降低植物體內硝酸鹽含量20%以上,能降低重金屬含量,可使果實中Vc含量提高30%以上,可溶性糖提高2~4度。乳酸菌、嗜酸乳桿菌、凝結芽孢桿菌、枯草芽孢桿菌等可提高果實中必需氨基酸(賴氨酸和蛋氨酸)、維生素B族和不飽和脂肪酸等的含量。果實口感好,耐儲藏,賣價高。
7、調節作物生長:生物菌肥中的微生物在土壤中能釋放如生長素、吲哚乙酸、赤霉素等激素,能夠調控作物生長,進而有提高產量的效果。
生物菌肥的施用方法
基本原則:一般不能與殺蟲劑、殺菌劑混用,這樣容易殺滅菌肥中的微生物。不能長期暴露于陽光照射下,太陽光中的紫外線會殺滅菌肥中的微生物。在施用前不宜久放,最好隨購隨用。菌肥應存放在陰涼干燥處,避免溫度濕度過高過低及陽光暴曬。并注意土壤條件,如養分含量、有機質含量、水分含量、pH值等,否則會影響使用效果。
施用溫度:合理施用菌肥的最佳溫度為22~35℃,低于5℃或高于40℃施用效果較差。對高溫、低溫、干旱條件下的農作物田塊不宜施用。
施用地塊:對于含硫高的土壤和銹水田不宜施用生物菌肥;對于翻漿的水田,一般不用撒施,用噴霧的方法效果會好些。生物有機菌肥采用穴施或溝施的方式進行,不建議沖施。復合微生物肥則多采用葉面噴施、沖施等方式進行。
施用時期:生物菌肥不是速效肥,一般做底肥,如果追施,在作物的營養臨界期和營養大量吸收期前1周施用,效果好。而在蔬菜等經濟作物上,微生物菌劑應采用蘸根、灌根的方式進行集中施用,且施用量不能過大。
混合施用:前面提到過,不要將菌肥與殺菌劑、殺蟲劑、除草劑和含硫的化肥(如硫酸鉀等)以及草木灰混合施用,可先施菌肥,隔48小時后再打藥除草。若拌種,切忌與已拌好殺菌劑的種子混合使用。還要防止與未腐熟的農家肥混合施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