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導組織的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以各種活動為載體,將亞洲和世界人民創造的現代文明的輝煌成果集中展示在世人面前。
在大家都陶醉于人類現代文明的光輝和燦爛之時,恐怕沒有多少人意識到,正是這幾年不斷被部分人妖魔化的化肥農藥成就了人類的現代文明。可以說,如果沒有化肥農藥的存在和發展,人類現代文明的光輝將會暗淡許多。因為,化肥農藥解決了現代文明創造過程中最關鍵的問題:人的生存。
不管人們對現代文明內涵和外延的表述存在多大分歧,有一點是大家都無可否認的,那就是,所有現代文明成果和現代文明的輝煌都是人創造的。
按照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生存上的需求是人們最原始、最基本的需求。說白了,人要干事的前提是得吃飽喝足。而像創造現代文明成果這樣高級的精神活動,是在人吃飽喝足這樣最原始的需求得到充分滿足后才能進行的。中國古人說得好:“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如果人們整天要為解決一日三餐而奔波的話,他們還有精神和精力去創造現代文明嗎?
而能讓人類“倉廩實”“衣食足”的最大功臣就是化肥農藥的存在和發展。
人類自從誕生的那天起,第一要務就是填飽肚子。悠悠萬事,唯食為大。但是直到化肥農藥發明之前,人類從來沒有解決過饑餓問題。而自從18世紀、19世紀人類先后發明了化肥農藥以后,情況就得到很大改觀。特別是化肥農藥工業化生產和規模化利用以后,世界上很多國家就完全解決了饑餓問題。而這個時期正是人類現代文明大發展、大繁榮的時期。這絕對不是巧合。
在現代的農業生產中,化肥農藥的作用到底有多大?
T.L.羅伯茲博士是位于美國佐治亞州的國際植物營養研究所總裁。他深刻研究了美國及世界其他各國糧食產量與化肥使用的關系,并通過多年施用化肥與不施用化肥的產量對比試驗得出結論:當今世界糧食產量的30%~50%歸功于化肥的使用。聯合國糧農組織給出的數據是34%。而中國農業大學王興仁教授的研究結果顯示,化肥對糧食增產的貢獻率為50%。
農藥的使用則使全世界每年可避免農作物總產量30%~40%的損失。英國植保專家考普林(L.Coppling)博士的研究顯示,停止使用農藥,將使水果減產78%、蔬菜減產54%、谷物減產32%。英國一項長期試驗證明,一年不使用農藥,會導致馬鈴薯產量下降42%,甜菜產量下降67%;而兩年不使用農藥,則產量損失會再增加一倍。
按照這些專家的研究,如果沒有化肥農藥的使用,全球的農作物產量恐怕達不到目前的三分之一。如果真的出現這種情況,我們能想像世界的狀況嗎?我們還有可能創造如此輝煌的現代文明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