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節氣已過,被新冠肺炎影響了的春耕復耕不能再等了。疫情是一時的,但食糧生產是一年的。如果因為疫情防控應對不當影響了春耕生產,耽誤了春耕復耕,影響了今年的食糧生產,那后果可能并不亞于不加干預的新冠肺炎的影響。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
但近期仍有不少基層讀者通過《農資導報》官方微信留言反映當地仍存在春耕復耕難的問題。問題主要有3個方面:
一是部分農資生產企業、經營者復工復產難,影響了春耕復耕農資的使用。不少農資生產企業開工需要層層審批,加上工人、技術人員不能及時到位,企業正常的復工、復產率比較低。部分地區農資店也需要提交復工申請后才能開門營業。
二是部分地區存在過度執法現象,使農資運銷“最后一公里”受阻,種、藥、肥難進店、進村。有讀者留言,自己在正常運送種子過程中被攔路的防疫執法人員刁難。
三是一些地方防疫搞“一刀切”,影響了正常的農事活動。部分地區甚至禁止農民下田、農機上路,這很可能會錯過最佳病蟲草害防治時機。河南駐馬店讀者反映,當地小麥正值返青期,大多麥田已發生較嚴重的紅蜘蛛蟲害,但由于封閉管理,農民不能及時打藥,擔心錯過防治最佳時機。
令人欣慰的是,2月1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壓實地方屬地責任,抓好抓細春季農業生產,保障夏糧豐收。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把化肥、農藥等農資納入生活物資保障范圍,列入復產復工重點名單。
但是中央的這些政策還是需要基層不折不扣地執行才能產生效果。我們期待中央這些政策強音能穿透疫情造成的慌亂與迷霧,凝聚成新的共識,落實到春耕復耕的第一線。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全力保春耕復耕,是時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