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預防小麥黃花葉病主要方案 |
發布日期:2022/5/27 7:41:00 |
小麥黃花葉病為近年新發小麥病害,發病嚴重的地塊病株率達90%以上,個別地塊造成毀種,嚴重影響小麥生長。病原物為小麥黃花葉病毒,傳毒介體為禾谷多粘菌,是一種習居于土壤中的專性寄生于小麥根部的弱寄生菌。自然條件下,主要通過帶菌病土、病根殘體隨病田流水等方式擴散傳播。主要危害時期和顯癥期都在小麥返青期,病情發展的適宜氣溫5—15℃,在土壤溫度達到20℃以上時就不再顯癥。發病初期葉片呈現褪綠或壞死梭形條斑,與綠色組織相間,呈花葉癥狀。隨后造成整個病葉發黃、枯死,發病嚴重者植株矮化,分蘗減少,節間縮短變粗,莖基部變硬老化,抽出心葉黃化枯死。嚴重造成減產。
因此盡早進行預防,除選用抗病品種、與非禾本科作物輪作倒茬、適當遲播避開病毒侵染的最適時期,減輕病情外。在發病初期噴施新高脂膜可減輕小麥黃花葉病的發生程度,同時追施速效氮肥和磷肥,促進植株生長,可以減少為害和損失適當噴施護樹將軍消毒殺菌,減少病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