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從團棵(第六至八片葉展平)到第十二片葉(早熟品種)或第十六片葉展平(晚熟品種),早熟品種到第一花序開花,晚熟品種到第二花序開花為發棵期,為期30天左右。此期間,主莖開始急劇拔高,主莖葉已全都長成,并有分枝及分枝葉的擴展。根系繼續擴大,塊莖膨大到鴿子蛋大小,塊莖的干物重已超過此期植株總干物的50%以上,是整個生育期的關鍵時期,在管理上應抓好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土豆在發棵期要求土壤疏松透氣,以后也要求土壤見干見濕,經常保持土壤疏松透氣狀態,結合除草中耕培土,培土厚度3~5厘米,在土豆封壟前把土培完。
第二,適時追肥澆水。發棵期是地上部莖葉生長最旺盛時期,根系伸展也日益深廣,葉面積迅速增加,蒸騰量也急劇加大,因此該期植株需要充足的水分和養分供給,這一時期的耗水量約占整個生育期耗水量的30%。前期土壤含水量應保持在最大含水量的70%~80%,如果水分不足,則莖葉生長緩慢,塊莖形成數明顯減少,影響產量。后期應該將土壤含水量降至田間最大含水量60%,其目的是適當控制莖葉生長,以利于適時進入結薯期。此時期追肥以氮肥為主,每畝施入15~20公斤尿素或碳酸氫銨40~50公斤,追肥后澆水。
第三,當見到花蕾時,每畝可施草木灰100公斤或硫酸鉀20公斤,這樣可防止秧子早衰,在土豆團棵期、現蕾期,在葉面噴施0.2%~0.3%的磷酸二氫鉀溶液,再配合硼、錳、銅、鋅、鐵、硒等微肥,微量元素濃度掌握在0.05%~0.2%,氣溫越高、濃度越低,反之則濃度可稍高些。晴天應該在早上9點以前或下午4點后進行,可防止葉片黃化,從而提高產量,改善品質。
第四,及時預防早疫病、晚疫病等真菌性病害。防治早疫病,在葉面噴灑殺真菌劑,發病初期用64%殺毒礬、70%的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l0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霧,每隔7~10天噴1次,連續噴2~3次。晚疫病發病初期及時進行藥劑防治,每畝用68.75%銀法利懸浮劑、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代森錳鋅、70%安泰生噴霧,間隔7天左右噴藥一次,連噴3次。也可噴施保護性殺菌劑和晚疫病專用保護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