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選留樹形與骨干枝
長枝修剪技術適合于各種樹形,結合當前的栽植密度,較多采用的是二主枝Y字形和三主枝開心形。根據主枝的大小,通常每個主枝上留5~8個大、中型枝組,每個枝組在主枝兩側平均分布,同側大枝組間距離應在80cm以上,一般不留背上和背下的枝組。從主枝角度考慮,幼樹必須控制在40~45之間,在結果期間,考慮到果實重量帶來的影響,主枝角度必須要加大,一般控制在50~60之間。
2幼樹定植后前兩年的修剪
2.1夏季修剪
幼樹夏季整形修剪非常重要。定植后在第一個生長季節,要對幼樹的骨干枝或預備骨干枝進行2~3次摘心,而第二年只需1~2次即可。一般在5月份桃樹枝梢迅速生長期間進行第一次摘心,待新梢長度在10cm以上后進行剪梢或摘心;第一次摘心后的1個月左右進行第二次摘心,第二次摘心時間取決于樹體的生長勢,主要針對長勢旺盛的徒長枝梢,樹體生長勢越旺盛,摘心的時間也就越早,長度常保留在15~20cm之間。
2.2冬季修剪
在冬季,桃樹枝修剪必須選留骨干枝,根據樹形要求,選留5~10個預備主枝。2~3年之后,根據預備主枝的生長勢和生長角度來確定保留所需數量的優良骨干枝,而對準備淘汰的預備骨干枝應進行完全疏除。對骨干枝延長頭,可采用小橛延長技術使小橛長度保留在10~15cm之間,骨干枝上一般每15~20cm保留1個長結果枝,將其他多余的枝條疏除或甩放。
3盛果初期樹與成年樹的修剪
3.1延長頭的修剪
成年樹的樹體生長勢決定著延長枝頭的處理方式,對于生長勢旺的樹應進行延長頭甩放,并對部分副梢進行疏除,處理必須遵循去徒留長、去強留弱的原則,即不短截而將延長頭甩放,部分副梢疏除。在疏除副梢時,應將旺枝與徒長枝疏除,同時將部分旺長的結果枝組疏除。一般中庸枝短截至健壯副梢處,弱樹延長頭短截,并保留健壯副梢,而對樹姿極為開張且過于水平的主枝應作延長頭處理。
3.2其他部位枝條的修剪
果枝在長枝修剪中一般不短截,以疏剪、長放與回縮為主,對所需留枝條全部進行甩放,再疏除其余全部枝條。而在枝條甩放或疏除過程中,必須注重以下兩點:(1)對骨干枝條每15~20cm應保留1個結果枝,對生長勢弱的樹應重剪,留枝量應盡量少一些。對生長勢旺的樹修剪要輕,并且留枝密度要盡量大些;(2)以長果枝結果為主的品種,保留結果枝的長度一般為30~60cm,原則上應疏除大部分短于30cm的枝條。以中短果枝結果的品種為例,如八月脆,果枝長度要保留20~40cm,一些同等長度枝條應盡量留下角度小的,而對過弱和過強的果枝可不留或少留。
3.3結果枝組的更新
長枝修剪中,果枝的更新方式主要是利用骨干枝上發出的新梢進行更新,由于長枝修剪時對樹體留枝量較少,從而促使骨干枝上發出較多的新梢。在骨干枝上結果枝組附近已發出新梢的情況下,應全部更新該結果枝組,對已有的結果枝組進行疏除,而由骨干枝上發出的新梢代替。此外,對于樹體內膛等光禿部位長出的新梢,剪梢時應保留一定的長度,其修剪方法主要是開窗、去傘、疏密等:開窗是指將骨干枝上過密的結果枝組疏除;去傘是指對骨干枝上或樹體上部對光照影響較嚴重的直立徒長梢或結果枝組進行疏除;疏密是指將過密的新梢疏除。
4應用長枝修剪應注意的問題
4.1適當提高主干高度
長枝修剪后,若主干低、主枝開張角度大且結果枝長,結果后容易下垂,甚至易墜地,容易招致病蟲雞鼠為害,也給管理帶來很多不便。對此,建議將主干高度適當提高,通常情況下不得低于50cm;并且主枝開張角度也應適當減小,其垂直夾角不能大于60;對于主枝角度過大的可抬高其高度,一般以45~55為宜。此外,在桃枝生長季節,應對垂地的骨干枝和結果枝及時做好頂、吊處理。
4.2嚴格控制枝量
為避免因桃枝量過大、枝葉密擠導致通透不良,從而造成果品質量、產量下降,長枝修剪時應按照上述留枝量標準執行,與短枝修剪具有一定的差別。若枝條發生脆弱或導致結果下垂,第二年冬剪時必須及時進行合理回縮,由枝條長勢決定回縮程度,弱者宜重,強者宜輕。同時,生長季節應及時控制強旺枝,對回縮后枝條上的分枝也應按長枝修剪處理,還應注意鄰近枝之間距離和長短搭配,疏除過密的枝條,確保枝葉稀疏和樹體通透性。
4.3強化疏花疏果
達到豐產優質目的的必要條件是強化疏花疏果,使桃樹能夠合理負載,這也是確保長枝修剪技術成功的關鍵。疏花疏果主要是指疏花蕾與疏果。在桃花膨大露紅時應開始疏花蕾,直到開花結束。疏果通常要進行兩次,待5月上中旬落果后進行第一次疏果,主要疏去歪果、雙果、三果、小果等品質不良的果實,保留端正的大果,一般長果枝留1~2個果,徒長性果枝與長壯果枝可留2~3個果,弱者不留果。在5月中下旬要進行第二次疏果,同樣按照上述結果枝應留果數定果,其他多余果一律疏掉。桃樹產量指標:一般三至四年生的幼樹標準產量為800~1000kg/667m2,五年生以后盛果期的標準產量為1500~2000kg/667m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