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瓜移植前平整土壤,并且施足底肥,然后以每畝3000至3500株的密度進行栽植,栽植后澆足水,七天后進行補苗,在生長期做好中耕、除草、澆水、摘水等工作,在中期進行控蔓,并在進入薯塊膨大期時及時追肥促產。
一、施足底肥,合理整地
1、施肥:由于紅薯一般多種植在沙薄地上,必須施足底肥,提高地力,才能獲得高產。一般以畝施土雜糞5方左右,磷酸二銨25公斤、硫酸鉀25公斤為宜。
2、整地:紅薯是塊根作物,適宜生長在土層深厚、土壤疏松、通氣性好的環境里。深耕能加厚土層、改善土壤通氣性,有利于薯塊膨大。深耕的深度一般以30厘米為宜。地力較好的地塊以起壟栽培為好,但是地力薄、含沙量大的沙地應以平栽或低壟栽培為宜。
二、選擇優種、適時早栽、合理密植
1、選種:選擇優質高產品種。如脫毒北京553、脫毒徐薯18、新農1號、西農431、煙薯27、蘇薯8號、豫薯7號等短蔓高產品種。
2、栽秧時間:因我地每年5月1日前,有一場晚霜,為躲過霜害,栽秧時間在5月1日以后為宜。
3、密度:長蔓品種、地力較肥的地塊宜稀植,短蔓品種、薄地宜密植。肥地、長蔓品種畝栽3000-3500株,薄地、短蔓品種畝栽4000株,行距60-70厘米,株距30厘米。
三、田間管理
1、栽秧:選擇壯苗以水平淺栽法栽植,秧苗頭向東南、順風向栽植,防止風刮傷秧苗。以埋土1.5-2寸深,地上露3-4片葉為宜。栽秧時澆足水,并及時補苗保證全苗。
2、早中耕、勤除草及前期管理。中耕可使土壤疏松,增加土壤通氣性,提高地溫,消滅雜草。紅薯是耐旱作物,前期一般不應多澆水,但遇土壤過于干旱可澆小水。長蔓品種在莖蔓長到1尺左右時摘心,促使莖蔓粗短、分枝多,對增產有一定效果。
3、中期控蔓:7-8月份是高溫多雨的季節,莖葉生長快,而薯塊膨大慢,應以控為主,防止莖葉徒長。長蔓品種畝噴多效唑2-3次,短蔓品種如莖蔓旺也可適量噴施。我地栽培紅薯的農戶都有雨后翻蔓的習慣,但翻蔓傷害莖葉,降低光合作用,不能增產,反而減產,應改翻蔓為提蔓。因時提蔓,將莖蔓提起后,仍放回原處,不使莖葉損傷、翻轉、有防止莖節生長不定根,控制莖葉徒長的作用,從而達到增產的目的。
4、后期管理:我地在8月份以后,雨水較少,常發生干旱,影響薯塊膨大。澆水可防止莖葉早衰、促使薯塊膨大。對于葉色過黃、莖葉早衰的地塊可結合澆水,畝施尿素10公斤,作為催薯肥,對增產有一定的效果。此期是薯塊膨大期,噴施紅薯膨大素,能增加根對肥料的吸收、縮短間節長度、增加葉片厚度及綠素含量、誘導營養物質向薯塊轉移、加速薯塊膨大。畝噴施2次,間隔15天,可增產10%以上。
四、適時收獲:
紅薯無一定收獲期,農戶可在獲得最大效益的前提下,根據自己的情況適時收獲。但最遲在10月底收完,以免受凍,影響收入。
野地瓜的種植方法
野地瓜又名地瓜泡,是一種集食用、藥用、綠化、觀賞等多重價值的桑科榕屬植物,具有生長快、分枝多、攀附力強等特點,在我國貴州、四川較多分布,現小編將野地瓜的種植方法介紹如下:
1、整地選種。
實行三年以上輪作,深翻土地,施足基肥,灌好底墑。選用優良抗病品種,并用新高脂膜拌種(能驅避地下病蟲,隔離病毒感染,不影響萌發吸脹功能,加強呼吸強度,提高種子發芽率)。適期播種,下種后用新高脂膜噴霧土壤表面,可保墑、保肥、防土層板結,提高出苗率。
2、田間管理。
①適時灌水、除草,若發現病株要及時將病株連同病土一起鏟除。②植株生長期適當增施有機肥,不施帶菌肥。③分別在分枝結薯階段、莖葉盛長塊根膨大階段噴施地果壯蒂靈,可有效增強植株營養向根部輸送能力,提高薯塊抗病能力。
3、種植時間。
野地瓜五月份結果,六月份成熟,大概在六月半至七月份開始腐爛。可以說地瓜的結果周期很短,野地瓜的市場很大,只不過因為它的結果周期很短而且一年就結一次果所以想要種植野地瓜的朋友必須考慮到它的習性。大部分地方一年內不能輪換種植,局不地方可以,主要是因當地的氣候和地形條件而定。
野地瓜的幼果青綠色,成熟淡紅色,芳香四溢,甜香如蜜,很受人們喜愛,而且耐寒、耐旱、耐蔭、耐水濕等,適應性很強,是一種容易種植的植物。 |